“老张,你那
股票又亏了吧?早说让你别碰那玩意儿,老老实实开个小店多好!”
饭桌上,朋友一句话把老张噎得说不出话。
他闷头喝了口酒,心里憋屈:同样是赚钱,怎么开个小店就是“踏实营生”,炒股就成了“不务正业”?
1. 开店真的稳赚不赔?
很多人觉得,开家小店,风吹不着雨淋不着,每天进账都是实打实的现金,比炒股靠谱多了。
可现实呢?
我家楼下有家开了十年的面馆,老板老李常跟我叹气:“要不是这铺面是自己的,早关门了。”房租、水电、人工,样样都是钱。
去年隔壁新开了家网红店,装修花哨,年轻人扎堆去打卡,老李的生意直接掉了一半。
更别说那些技术门槛高的行当。
我表叔在县城开金店,除了本金,还得雇个老师傅验金、打首饰。
有次收到假金链子,亏了上万块,报警都没用——小本生意,哪经得起这种折腾?
就连开网店,现在也没那么容易。
朋友小王去年辞职做电商,本以为坐在家里就能赚钱,结果发现得学拍短视频、搞直播、研究平台算法。
折腾半年,粉丝没涨几个,库存倒压了一堆。
开店不是躺赚,而是实打实的“全能竞技”——资金、技术、人脉、抗风险能力,缺一不可。
2. 炒股=赌博?那是你没见过真会玩的人
一提炒股,很多人脑子里立马浮现出“
散户大厅里红着眼盯屏幕”的画面。
但真相是:股市里赚钱的,往往是那些“不像
股民”的人。
我认识一位退休工程师王叔,20年前买了某家电
龙头股的股票,之后几乎没动过。
别人笑他“死脑筋”,结果去年他翻出账户一看——当初的几万块,现在市值翻了近百倍。
“哪有什么秘诀?”王叔说,“就是看准了行业趋势,拿得住。”
还有深圳的周姐,专做“买菜式
投资”:挑几家业绩稳定的公司,股价跌到低位就买点,涨个10%就卖。
几年下来,虽然没暴富,但赚的钱够补贴家用。
“股市又不是赌场,非得一天到晚折腾?”她笑道。
问题出在哪?
大多数散户把股市当赌场,追涨杀跌、听消息炒概念,最后亏得底朝天,反过来骂“股市害人”。
可这和拿菜刀切菜切到手,却怪菜刀太锋利有什么区别?
3. 赚钱的本质:专业,才是最大的门槛
说到底,无论是开店还是炒股,能赚钱的核心只有一条:你得比同行专业。
开餐厅的,得懂菜品研发、成本控制,甚至还得会处理醉汉闹事;
炒股的,得会读财报、分析行业政策,还得有耐心等得起
牛市。
但为什么大家总觉得开店更“正道”?
因为实体生意看得见摸得着——店砸了能卖设备,菜炒坏了能自己吃掉。
而股票亏了,屏幕上只剩一串绿油油的数字,连个发泄的实物都没有。
偏见背后,其实是人们对“不确定性”的恐惧。但别忘了:
2000年开网吧的,现在可能早已倒闭;
但同期买入腾讯股票的人,已经财务自由。
写在最后
下次再有人说“炒股不如开店”,不妨反问一句:“你见过几个开奶茶店年入百万的?又见过几个散户研究公司比老板还认真的?”
赚钱的路子没有高低贵贱,只有专业与业余的差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