缠论的成功率

25年5月3日 22:32

缠论作为一种技术分析方法,其成功率并非固定不变,而是取决于使用者的理解深度、交易经验、市场环境以及与其他因素的结合程度。根据搜索结果,缠论的成功率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:

1.不同学习阶段的成功率差异第一阶段(机械应用)

初学者严格按照缠论定义画笔画段,但成功率较低,经常止损,总体难以盈利。

第二阶段(经验优化)

加入次级别结构、中枢引力等逻辑,但仍处于缠论框架内,交易结果不稳定,偶尔大赚但经常止损。

第三阶段(结合传统技术)

融合MACD均线成交量等指标,提高买卖点筛选能力,总体可能不亏或少亏,但仍未稳定盈利。

第四阶段(结合基本面与资金面)

加入市场环境、资金流向、股性等因素,交易认知大幅提升,接近稳定盈利。

第五阶段(化繁为简)

经过长期积累后,形成适合自己的交易系统,执行力提升,最终实现稳定盈利。

2.不同买卖点的成功率

1)趋势背驰的成功率

在日线级别,两中枢后的背驰反转概率较高,可达90%。

2)小转大的应对策略

小级别背驰引发大级别转折时,需依赖第二类买卖点,成功率取决于市场环境。

3)三类买卖点的成功率

有交易者通过程序化测试发现,缠论买点在沪深300ETF上的胜率可达70%以上,但不同标的差异较大。

3.影响成功率的因素

1)级别选择

30分钟级别对散户较合适,不同级别成功率不同。

2)市场环境

大环境差时,缠论的成功率可能下降,需结合资金管理。

3)交易纪律

即使缠论信号准确,若执行不到位(如未及时止损),仍可能亏损。

4)与其他技术的结合

如叠加MACD、压力位、顶分型信号,可提高判断准确性。

4.缠论的确定性

1)背驰后的反弹

某级别趋势背驰后,至少会有次级别反弹,这是缠论的核心确定性之一。

2)走势终完美

任何走势类型终将完成,这为交易提供了一定的逻辑支撑。

5.实际案例与统计

有交易者测试缠论买点在ETF上的胜率,沪深300ETF达70.37%,创业板ETF为61.54%,上证50ETF仅44%。但缠论并非万能,市场突发因素(如系统性风险)可能导致信号失效。

结论

缠论的成功率并非固定,而是取决于使用者的熟练度、市场环境、交易纪律以及与其他分析方法的结合。对于初学者,成功率可能较低,但随着经验积累和策略优化,可逐步提高胜率。最终,缠论的核心价值在于提供结构化的市场分析框架,而非绝对的“必胜法则”。
【免责声明】游侠股票网发布的原创及转载内容,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与游侠股票网无关。游侠股票网对文中陈述、观点判断保持中立,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。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原创内容版权归游侠股票网所有,转载请注明来源;转载内容来源于网络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方便学习与交流,版权投诉,请联系游侠股票网(guduluoren @ gmail.com)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