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
股民宁愿被套也忍受不了踏空,这背后涉及多种复杂的心理和
投资行为因素。
一、心理预期与机会成本
1. 踏空意味着错失预期收益:当股民看好某只
股票或投资品种,预期其价格会上涨,但由于犹豫、观望或其他原因没有及时买入,而之后该投资品价格大幅上涨,股民就会产生强烈的错失感。这种原本预期可以获得的收益没有实现,会在心理上形成较大的压力。
2. 被套仍有回本的希望:虽然被套时账面上出现了亏损,但股民手中持有筹码,只要股票没有
退市等极端情况,就存在回本甚至盈利的可能性。这种希望感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股民的痛苦。
二、心理感受与情绪反应
1. 踏空易引发嫉妒和自我怀疑:看到身边的人或者市场上其他投资者在某段行情中获利,而自己却因为踏空没有赚到钱,股民容易产生嫉妒心理和强烈的心理落差。同时,也会对自己的投资决策能力产生怀疑,陷入自我否定和懊悔之中。
2. 被套可将责任归咎于外部因素:当股票价格下跌导致被套时,股民往往可以将责任归咎于市场走势、政策变化等外部因素,从而减轻自己的心理负担。
三、投资掌控感与后续操作难度
1. 踏空带来无力感和挫败感:踏空后,股民只能眼睁睁看着行情上涨,自己却没有参与其中,完全失去了对这次投资机会的掌控权。这种无力感会让人感到非常不舒服。
2. 被套后操作选择相对明确:被套后,股民的操作选择相对明确,要么坚定持有等待解套,要么在合适的时机割肉
止损、重新调整投资策略。相比之下,踏空后股民面临的是追涨还是等待的艰难抉择,且追涨面临较高风险和不确定性。
四、人性特点与投资心理
1. 贪婪心理作祟:股民总是对“错过的钱”格外在意,看到别人赚钱而自己却踏空,内心会感到非常痛苦和遗憾。这种贪婪心理使得股民对踏空的痛苦感受更加深刻。
2. 从众心理与比较心理:在股市中,股民往往容易受到他人影响,产生从众心理。当看到周围的人都赚钱而自己踏空时,会产生强烈的比较心理和落差感。